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坛博客 | 通讯录
网站首页
组织沿革
光辉历史 续谱新篇 主要荣誉 名人传记
创业精英
老兵回首 战友情深
养生保健
新闻动态
通讯录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老兵回首 - 援越抗美 >> 正文
青春无悔
发布日期:2009/12/27 11:02:31    浏览人数:6946
版权归本网与作者共有,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高炮六十二师战友网 www.62gps.com

                                                                      王萍莉

    人生犹如一条河,弯弯曲曲,高低不平,有时波涛起伏,有时风平浪静。那充满激情、充满爱意、充满友情的日子啊,就像当年悄悄流过的河水一样,时不时的又在我的脑海里流过。
 我们是1967年元月23日出友谊关的,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在次日早上四点多到达目的地。从那天开始,我们经历了8个多月的战地生活。在过了三十几年后的现在,我们在越南战场上的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下面是几个简单的小故事。
                                 搭帐篷
    经过几天简短的集训后,我们5个女兵(确切的说是5个红卫兵)被分到了战地医疗队。这支医疗队是由沈阳军区第一二一野战医院抽调出来的,由邱院长带队,都是些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们,还有一批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男、女学生。而我们几个,则是连最基本的救护知识都没有学过的中学生,别说救护伤员,就连医院的大门我们都很少进去过。
    医疗队第一次是驻扎在太原交通学校,空气清新,环境优静。环境虽然好,但是房子太少,不够医疗队使用,于是,在一片高矮不齐的灌木、竹林中,辟出一片片平地,搭起一座座帐篷,作为伤、病员医护人员的临时住所。重伤员们在这里经过紧急的处理,待伤情稳定后再送回国内治疗,轻伤员则留在这里治疗,康复后就回连队去。
    到达医疗队后,第一天的任务是给我们自己搭一座帐篷。真新鲜,我们还从来没有住过帐篷呢,更不用说要自己动手搭了。老兵们给我们找好了一片不太陡的山坡地,教我们先把地平整好。
    这是一片杂草丛生,灌木成林的山坡地。因为政策规定,入越的部队不许乱砍伐越方直径在10公分以上的树木,所以帐篷地一般都选在没有大树的地方。所以我们不用砍树,只把杂草、灌木清理干净就行。我们挥舞着砍刀、铲子等工具就干了起来。我们砍的砍,铲的铲,兴头大极了。虽然是在冬天,可越南的冬天并不十分冷,干了一阵,我们都冒汗了,于是嫌穿着鞋袜不得劲,两脚一踢,把鞋袜扔到一边,光着脚丫子干了起来。
    医疗队在国内的驻地是辽宁省丹东市,多数干部、战士都是东北人。按照东北人的习惯,女人不能光着脚丫见男人,女人洗脚,就得避着男人。现在看到我们光着脚,他们都偷偷笑着走开了。我们不懂北方人的规矩,所示并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照样光着脚丫欢快的干着。
    我们虽然是城市里的姑娘,好在原来在学校里都参加过一些劳动,因此对平整帐篷地之类的活还能对付。我们一边砍一边铲,一边清理着杂草、石块,陈惠荣还扯起嗓子唱起了山歌:“红旗满山哎……”。不知不觉到了开饭的时间,听到炊事班长在喊:“开饭隆……!”才发觉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于是赶紧扔下工具跑去打饭。我们五个人跟男同志一样,端着一盆菜,一盆扳,找了个平坦点的地方,就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一盆饭就没了,可人还没饱呢,于是我拿着饭盆到炊事班添饭,炊事班长见了,先是一楞,随后一瞪眼:“好家伙,人
家十来个男兵一盆饭还没吃了,你们五个女兵就把一盆饭扫光了,佩服!佩服!”随后又给我们添了一盆饭,我可不管他见怪不见怪的,端起饭就走。饭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就又干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终于把地平整好了。这时,老兵们过来指导我们撑起帐篷,扎好绳子,然后教我们沿着帐篷边挖开一条排水沟,不然一下雨,水就会漫进帐篷里。接着又教我们支床板。我们砍来带丫权的树干,一头削尖,四根一组,打进帐篷里的地上,支起床板。当五张床都撑好后,宁如兰就急不可待地往床上一坐,只听哗啦一声,床垮了,宁如兰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原来是撑床板的树权没埋结实,倒了。老兵们本来己教我们把树权埋下后要踩结实了,不知是我们力气小,还是根本没踩结实,结果就出洋相了。于是返工,重新又把五张床的树权全部踩结实了。终于,当晚我们就在自己搭的帐篷里做美梦了。
 
                         第一次下病房
    今天是第一次下病房,心里可高兴了。因为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护理那些在前方负了伤、流了血的可爱的战士们了。一到病房,碰上一个战士要喝水,我赶紧去倒了一杯水给他,看着他美美地喝下去广心里乐滋滋的,接着又去看望别的伤员。没想到医生来了一检查,听说给那个战士喝了水,这下可不得了,因为这个战士伤势不明,还没仔细检查呢,如果是肠道受伤,喝了水就会危及生命。于是,我被医生好一顿刺,批评我:“胡来,你怎么不遵医瞩,出了事怎么办,这可是要命的呀!”听着医生的批评,我心里觉得挺委屈的。心想,读书的时候虽然也进过几次医院,可谁知道医院还有那么多规矩呀?什么医嘱呀,检查呀,唉,真是好心无好报,还挨了一顿批。而且,我们这不才第一视病房么,下来也没个老师带着,人家打铁的还得学三年呢,我们不就下病房前训了那么几个小时话么,这不,下来一忙乎,就记住了那条,而忘了这条,况且又不是故意的。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着,嘴上可不敢说,因为这委屈比起战士那年轻的生命来,就实在算不上一条免克的理由了。试想,就因为我的一点过失,而牺牲一条年轻的生命,那我这一辈子还能安宁么?一边想着,一边提心吊胆的等着伤员的检查结果。后来有人告诉我,没事了,他只是受了点轻伤,肠道好好的,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好在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就学嘛。再想想,按我们的水平,就是连个护理员的资格也够不上的,现在又是在战场上,谁有那么多工夫慢慢地教你呀?还不赶紧自己学着干,那我们到越南来干啥啦?心里这么想着,那委屈也就消了。后来嘛,当然也没再出现过类似的事故了。没过多久,我们还真成了一名像模像样的护理员了。
                                     洗敷料
    医疗队的人手不多,有时伤员一多,人手就更不够用了,因此,有些小事自然就落在了我们五个女兵的身上。记得到医疗队后,我们第一次去洗敷料和伤病员的衣服的场景,那真是令我们终身难忘。
    因为到医疗队不久,别的活干不来,就去洗敷料吧,我们先到病房搜集了一堆伤病员换下来的衣物、纱布、绷带等,最后搜到手术室。金德义班长老远看见我们来了,就把一盆手术台上用过的敷料给藏了起来,并用其他东西盖好,但还是被我们东翻西找地发现了,兴致勃勃地拿到了河边洗了起来。
    可是,当我们打开一条条绷带和纱布,看见一团团血水、一块块碎肉、一节节肠子的时候,大家都楞住了,宁如兰(红飚)严琪忍不住就恶心起来,叫着:“不行了,我要吐了!”宁如兰在家是个独生女,而我们虽说不那么娇气,但也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些东西,平时见到别人弄破皮出了血都害怕,现在见到这么多渗透了血的绷带、肠子,紧张得手都发抖,心里直发毛,下不了手去洗这些东西。正无计可施时,只听陈惠荣(长征)又扯起她的大嗓门儿唱起了山歌“红旗满山哎,鲜花遍地开,人人都说红军好,姐妹们送鞋来……”在她的歌声中,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开了,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我说:“不洗怎么办呢?难道我们连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吗?我们可不是到越南来吃干饭的。这样吧,我们先就把绷带跟纱布一条条在水里漂一下,让那些东西冲走了再洗,这样可能会好些。”于是大家就照这个办法,还真把几盆敷料都洗干净了。这时我才想起金班长为什么把这盆敷料藏起来不让我们洗,原来是怕我们害怕。东西都洗完后,我们捶着酸痛的腰,看着这条被血水染红的小河,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我们,终于挺过了这第一次考验。后来,每天一盆盆的绷带、纱布、一件件伤病员换下的带血的衣服甚至裤衩,都经我们一点点的洗干净、晾干、叠好,重新送到伤病员的手上。每到这时,伤病员们都会翘起拇指用越语说:“感姆恩东基(谢谢)!”
                                      搬家
    我还记得,医疗队入越后一共搬了六次家。
    头几次安家,选择的地址只注意到离水近,有树林的小坡边,没注意到防空。因为每次空袭后,大车、小车的往医疗队运送伤员,目标很大,极易引起美军侦察员的注意而遭到轰炸。最后,医疗队的首长们找到了一座又高又陡峭的石山脚下,名叫庙洞山,离太原至同登之间的1B号公路不远,才把家安下一直住到了回国。
    每次搬家,医疗队的男兵们自然比我们更辛苦。因为除了笨重的医疗器械外,还要搬运重伤员。驻地都是人迹罕至、林深草密的荒山坡,即无路可走,又高低不平,又有一些小溪,水不太深,也不太宽,但水很凉,无法趟水过去。平坦的桥是自然没有的啰,只靠我们砍一两根树木搭在两岸就成了桥。我们抬着东西一次又一次的小心翼翼的走过这“桥”。一次,我和严琪抬着一块床板过桥,严琪在前,我在后,严琪是个近视眼,看不大清楚路,我被床板挡住,自然什么也看不见,两个人都摸索着往前走。突然,严琪脚下一滑,咕咚一声就掉到了河里,于是,我也被拽下了河,床板嘛,自然也掉进了河里。两个人慌慌张张的从水里爬起来,互相一瞧,都成了落汤鸡。这时,只听岸上有人唱起了乌苏里船歌:“我掉到河里啦……”,严琪恼羞成怒忿忿地说:“唱吧!唱吧!叫你们也掉到河里去!”于是,两人抬起被水浸湿的床板走上岸,我边走边哝严琪:“托你的福,今晚只好睡湿床板了。”
    到了新驻地,医疗队一边安家,一边开山洞,因为这座山原来就有个洞,但是必须把它开大些,整理得好一点,以便把手术室和部分重伤员安置到山洞里。我们也跟其他战士们一起,抬的抬、搬的搬,把炸下来的石头一块块搬出洞外,并用它们把洞口附近的路填平了。除了搬石块,我们还跟其他战友一起,学越南人的样,自己编竹屋住。越南太原附近的山坡上有个特点,就是竹子多,但这些竹子不是我们桂林人用来扎竹排那种碗口粗的桶竹,而是杯口大的竹子,这种竹子竹节长,皮薄,放在地上一踩就裂开了。我们砍来一根根竹子,放在地上踩扁了,然后破开来,把尖尖的竹节削掉,再踩平了,将它们一片片编成人字形的竹蔑板壁,四边用两片竹子夹住,用竹绳扎紧,然后在平整好的地上,按屋子的大小挖几个坑,埋上作屋柱用的树木,把一张张大小不一的竹墙,捆扎在屋柱上,围成四个面,并且预留出门和窗子,屋顶用树皮和茅草盖好。于是,一间间通风透气、宽敞明亮的竹篱笆屋子就盖好了。别说,住在里面还真舒适呢!
                                          护理
    最后一次安好家后,遗憾的是离河远了。新驻地的一边是陡峭的高山,离山脚不远是一条干涸的河道,河道只在雨季时才聚满了浑浊的泥浆水。我们的竹屋就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脚一溜排开,走在干涸的河道里,时不时的可以碰上蛇、会飞的蚂蝗和奇形怪状的青蛙、小虫等。而我们吃的、用的水就得用车从很远的河里(叫什么名字记不住了)拉回来。而这拉水的活就成了我和严琪的一项主要工作。
    早上,我们得比其他人起得早一点,将伤病员早上洗脸漱口用的水,一桶桶提到病房,一盆盆的打好放在床边,同时,还得帮重伤员洗脸、擦身子、倒屎、倒尿。接下来,是到厨房打早点,早上经常是馒头、稀粥或者是牛奶、油条。有一次,下了几天的雨,身高只有1米52,体重才70多斤,人称“小班长”的我,提着两桶稀粥,顺着滑溜溜的羊肠小道,将粥送到各个病房。圆圆的铁桶原本就有些重量,加上装了大半桶粥,提起这两只离地面只有几公分的桶,力不从心的我摇摇晃晃地走在一个上坡处,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稀粥泼了一头一身,我顿时伤心的哭了起来。恰好被护校来的李继先看见,赶忙将我扶起,提起两只桶,重新装好稀粥并帮我送到病房。
    开完早餐,将所有餐具收拾完了,我们才有机会吃早餐。而这个时间,也就是9点左右,往往就是美国佬的飞机出动的时间。于是,我们就常常端着一碗稀粥或者是牛奶,拿上两根油条,爬到附近的山坡上,选个隐蔽点的地方坐下来,好边吃边看打仗了。一般来说,只要天气晴朗,美国佬的轰炸机群就会出动。有时几架,有时几十架,按着他们选好的路线去轰炸他们的目标。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几十架飞机在无数的炮火中乱窜,跟无头苍蝇似的。有的被炮火击中空中开花,有的冒着黑烟,拖着长长的尾巴,栽到地面上,爆炸起火。在我军高炮的强大炮火下,美机往往把炸弹随便一扔,就逃了回去。我们有时看得过瘾,就手舞足蹈的连声叫“打得好!打得好!”而仗打完以后,往往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因为会送来一些伤员,我们得帮着照顾他们,给他们送水送饭,换下带血的衣服。忙完这些后,如果还有空闲,我们几个就排练一些小节目,到病房给伤员们唱唱歌,表演一些对口词等节目,给他们解解闷。虽然我们的破嗓子唱得不好,有时还簧腔走调,但伤员们还是有滋有味的听着,笑着,整个病房里一片欢乐。跟伤员们混熟了后,他们总是把我们当小妹妹看待,常常将自己的衣物藏起来,不让我们拿去洗,而且常常跟我们聊天,讲故事。记得有个河南籍的战士,第一次打仗就挂了花,他跟我们说:“真窝囊,才第一次上阵就下来了,不值,真窝囊。”由于他讲话老爱讲“真窝囊”,我们就叫他“窝囊”。伤好后,他要回连队了,还跟我们要照片,要通讯地址,说以后回国了,我们可以到他家做客,他一定好好招待我们。
    在越南的八个月,我们从不会到会,基本上学会了对轻、重伤员的不同的护理方法,与伤病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与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她)们常常像关心小妹妹一样关心我们,教我们学习业务,教我们该如何护理伤员。我们南方人爱洗澡,夏天的晚上不顾医院的禁令,偷偷的跑到河里去洗澡,而他们则不声不响的远远的为我们放哨。而邱院长更是把我们当成了他的女儿,有些什么好吃的总给我们留着,碰上越南人带着水果呀、糖呀的什么东西来慰问,他总是留下一堆,等我们去吃。2000年9月,我们到沈阳去看望他,82岁高龄的他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走来走去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说要请我们吃饭,我们怕影响他的休息,便婉言谢绝了。
                               夜战
    白天,我们劳累了一天,晚上自然睡得很香甜,可是该死的美国佬不甘心白天的失利,乘着夜色跑来偷袭。3月25日晚,在晴朗的夜空下,星星在眨着眼睛,四周一片宁静,连林子里的小鸟都进人了梦乡。突然,一阵急促的防空钟声响起,惊飞了林中熟睡的小鸟,我们也从梦中惊醒,迅速跑出小屋。只见班长跑来传达邱院长的指示,今晚敌机来者不善,似乎是冲着我们来的,要大家迅速把伤病员转移到山洞里。我们冲到病房,帮助轻伤员走出病房,几个重伤员不能走,我和严琪找来担架,抬起一位重伤员就走。天很黑,路又滑,我们高一脚,低一脚的向前摸去,当走到一片坡地时,我脚下一滑,就跪在了地上,伤员差点被翻下了担架。这时,只听得头顶上敌机轰隆隆的飞过,震耳欲聋,不远处炸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冲天。严琪焦急的大喊:“快起来呀,快起来呀!”我一急,也不知哪来的劲,一挺身,就站了起来,迅速的跑进了山洞。放下伤员,看看大家都没事,于是我们想出洞去瞧瞧热闹,被院长挡了门口,说:“开玩笑,你们不要命了,这个时候还瞧热闹。”没办法,我们只好老实呆在山洞里。这一夜,觉没睡好,还弄得浑身像个泥猴一样,心里不服气,老在咒骂美国佬。
    那时,由于我们年轻,晚上睡得死。因此晚上跑防空还出了几次洋相。我们住的竹屋,每间都有两扇窗子,一扇门,门跟一扇窗子是对着的。有一天晚上,天黑得不见五指,我们睡得正香呢,突然,挂在门口的防空钟当当的响了起来,我们爬起床,抓起棉大衣就往外跑,可我东摸西摸就是找不着门,一着急就大喊起来:“门在哪里呀?”只听宁如兰在背后答:“在这里呢!”原来我那天晚上睡错了方向,脸对着窗户睡,爬起来就对着窗户跑,所以就找不着门了。
    还有一次,半夜也是被防空钟声惊醒,爬起来穿上鞋,顺手抓过棉大衣就跑,边跑边穿大衣,可怎么也找不着袖子,到了防空洞一看,原来是抓错了被子,自然就找不着袖子啰。
    还有几次,门口的钟声敲得当当的响,我们几个照样在里面的睡,第二天别人说起头天晚上的事,我们都说不知道。杨医生说,把你们炸死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呢。
                                      抢救
    1967年3月10日、11日,美军不甘心失败,又出动了3批107架飞机轰炸太原钢铁基地,也就是我们62支队的保护目标。严阵以待的62支队在这两天的战斗中,在师长袁守范和政委张克里的领导下,大智大勇,创造了我军劣势装备克敌先进装备的战法,共击落美机18架,击伤5架,俘虏飞行员10名,使保卫的目标完好无损。
    战斗一结柬,伤员们就下来了,我们也跟着参加了抢救伤员的战斗。由于那天伤员多,临时增加了几张手术台。既是战地抢救,手术台上也没什么无影灯了,除了手术台上方吊着一盏汽灯外,就得靠手电筒了。美国佬扔下的多是子母弹,这种里面有无数小钢珠的子母弹,对人体伤害极大,又是一个人身上就嵌进十几粒甚至几十粒小钢珠。医生们为了取出伤员身上的小钢珠,常常要用像小勺一样的器械,伸进伤口把它们一粒一粒的挖出来。这两天,由于人手不够,我和严琪也被派到手术室,站在木凳上,举着三节电池的大手电,给医生们照亮。有个伤员身上嵌进了八十多粒钢珠,手术一直进行了十几个小时。手术进行了一台又一台,我们聚精会神,忘了饥饿和辛苦,在木凳上一直站了十几个小时。宁如兰、龚长发两人更是一直站了二十几个小时,手术结束后,她俩手脚都不会动了,是金班长把她们从凳子上抱下来的。
      手术完后,我们就又回到病房,投人到紧张的病房护理工作中去。这时,有一个伤员排不出尿,医生想了很多办法都没用,这怎么办,再下去可就会造成尿中毒,就会危及生命。折腾了几个小时,医生突然想起用“人工排尿”,叫我打来一盆水,用口盅盛起水,然后慢慢往下倒,让细细的水流声引导伤员排尿。伤员当时也没穿裤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一个女孩于,羞得头也不敢抬,可医生、护士们都是见惯了的,毫不在乎。我只得低着头,慢慢的倒着水,一遍又一遍,足足倒了三个多小时,终于,伤员排出了尿。大家一片欢呼,高兴极了,而我的手也抬不起来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伤员脱离危险了,我也跟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了。
                                        守灵
      在越南人民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抗击美国对北越的狂轰滥炸的同时,北越人民也遭受了严重的战争之苦。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工厂成了轰炸的目标,农民们无法正常耕种,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次,在美机的轰炸中,一栋民房起火,一位越南孕妇在钻进防空洞的时候,被一块弹片击中腹部,她的家人急忙将她送到中国医疗队。我们的医生将她检查后,立即送入了手术室。可是,她的伤势太严重,在路上就已昏迷了,医生们想保住她的孩子,但也来不及了,胎儿早己窒息了。医生们从她的肚子里弄出了满满一盆血水,将她们母子俩清洗干净后,就把她们的遗体停放在一间竹屋里,里面还有我们几位牺牲了的战士。这一晚,派了我去守灵。
    幸好那晚月亮很明,照着竹屋旁一丛丛的竹子,晚风轻轻的吹过,颇有点凉意。山上树木成林,一群猴子也不睡觉,在树间跳来跳去找吃的,有的甚至跑到炊事班的棚子顶上打闹,大胆的还跑到里面偷馒头吃,不时掉下一些被猴子们折断的树枝。远处有猫头鹰的叫声,声音凄凉,听了让人毛骨惊然。我不禁有点害怕起来,就跑回人多的地方,想找个伴,可大家都忙着呢,各人有各人的事,没办法,只好找了张小凳子,重又回到竹屋门口,壮着胆子在那里坐下了。
    这一晚,我想了很多很多。记得我们刚入越时,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只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在友谊关看到那么多的人在宣誓,才体味到我们已经在异国他乡了。后来经过数次的抢救,看见那么多牺牲的战友,我们才成熟起来,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数负伤和牺牲的战士,用他们不怕苦,不怕死,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精神教育了我们,激励了我们,使我们永生不忘。
    越南是中国的近邻,中越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贯相互支援,是患难与共的“同志加兄弟”。两国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对这种友谊进行了精心培育。因此,援越抗美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除了派军队入越参战外,还向越南运送了大批的物资;大米、武器、药品等等,我们每晚都能听到离驻地不远的公路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军车隆隆驶过,为越南人民送去大批急需的物资。中国真正成了越南人民的大后方。为了支援越南人民夺取抗美救国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
                                      告别
    为了援越抗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战员,有四千二百余人在越南身负重伤,近一千一百人壮烈牺牲,并安葬在越南的土地上。越南人民为了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感激,和对牺牲在越南的优秀中华儿女的敬仰之槽,在越南北方各地建造了许多“世代知恩”烈士墓,成为这段历史的永恒见证。
    我们在回国前夕,到部队的烈士陵园扫墓,向烈士们告别。那天的天气仿佛也跟我们的心情一样沉重,天空灰蒙蒙的,飘着几片乌云,空旷的烈士墓地静悄悄的,连鸟儿也不见飞过,四周一片荒凉,不见人影,只有我们十个女兵,没有鲜花,没有彩旗,只有我们的泪水。我们脱下军帽,向烈士致哀:安息吧,烈士们,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将来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回来看望你们。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些牺牲在越南的烈士们,他们不能公开享受烈士的待遇,事迹不能公开。他们的亲人至今都无法为他们扫扫墓,捧把土。他们成了真正默默无闻的人,就这么静悄悄的,永远的躺在了越南的土地上。
    从入越到换防回国,只有短短的八个多月,但这八个月,却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怎样对待人生。虽然在刚入越时,有人叽笑我们像傻瓜一样,自动跑到越南去送死,但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后悔,而且常常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我们是从战场归来的战士,我们无愧于青春。虽然后来我们的人生有很多坎坷,但我们默默的挺住了,因为我们心里装着那些牺牲在越南战场上的战友,比起他们,我们算得了什么?至少我们还活着。
中国援越部队的光辉业绩和中国援越抗美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的心中,牺牲在越南的中国战友们永垂不朽!
 
 
作者:王萍莉,女,原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高94班学生。是经周总理特批随中国援越抗美部队入越参战的27名红卫兵中的一员。入越时是中国后勤部队62支队37分队(医疗队)卫生员,现是桂林阀门厂退休职工。

 
热点文章
援越援老出国作战的记忆
第四野战军高射炮部队诞生记
英勇善战的高炮62师
—...
挺进祖国最南端
难忘辽沈战役第一仗
回忆高射炮兵建军初期
深夜,我们从前线开回“捷姆西”
难忘岁月——秘密赴越作战的中国...
战斗在珍宝岛前线的高炮62师
志愿军部队里英雄的高射炮兵
图片推荐
援越援老出国作战的记忆
援越援老出国作战的记忆
《钢铁天盾—高射炮兵第一团诞生60周年纪念文集》
《钢铁天盾—高射炮兵第一团诞生60...
第四野战军高射炮部队诞生记
第四野战军高射炮部队诞生记
关于高炮团的组建过程
关于高炮团的组建过程
网站首页 | 筹建组织 | 技术支持 | 网友留言 | 网站投稿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 Reserved 高炮六十二师战友网 版权所有
总部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柳塘路60号 3-9-2 电话:024-24206118 传真:024-84820028 高炮62师战友QQ群:2476129
辽ICP备10002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