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世界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5000。随着天气转冷,疫情上升趋势将进一步呈现。目前中国所流行的流感病毒中,近80%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是世界性的问题,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一个关口。
■卫生部:
甲流疫情在扩大 病毒未变异
◆我国甲流疫情正处在快速持续上升期,专家估计疫情可能会持续到明年3月份
◆病情总体上仍较温和,没有发生变异,仍处于可控范围内
卫生部10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现在甲型H1N1已成为流感的主要病毒。而针对国内甲型H1N1流感发病人数急剧增加,死亡病例也出现上升的情况,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变异,病情总体上仍比较温和。
○甲流占流感发病率比例?
甲型H1N1流感是流感疫情上升的主因之一,占到流感的80%左右,已成为流感的主要病毒。
毛群安在会上介绍,目前甲型H1N1流感和一些季节性的流感高峰有一定的重合,我们在全国哨点医院的监测过程中发现,甲型H1N1流感占到流感的80%左右,已成为流感的主要病毒。
毛群安表示,甲型H1N1流感是这次流感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流感所造成的重症病例,总体来看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样把流感样病例中的一些重症病例及时筛查出来,并且采取有效的救治办法,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甲型H1N1症状相对比较轻。
目前,卫生部已开始要求医疗机构能够快速地识别这些流感病例中的重症病例,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
○死亡病例增多疾病变严重?
短时内死亡报告数目出现快速攀升,是因为实施了新统计方法,不能说明和之前预测有太大区别。
针对国内甲型H1N1流感发病人数在急剧增加,死亡病例也出现上升的情况,毛群安表示,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变异,病情总体上仍然是比较温和的。同时,现在甲型H1N1已经成为流感的主要病毒。
毛群安说,9月份以来,发生了一些暴发的疫情,范围也在向未发生疫情地区扩散。有专家分析,我国及流行国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处在一个快速持续上升期,部分地区提前进入流行高发期,流行规模和强度明显高于往年。有专家估计这次疫情可能会持续到明年3月份,由此导致发病人数增多,给全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很大压力。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疫情总体上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他说,近日卫生部要求凡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为阳性者,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均纳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范围。这种新的死亡病例报告方法实施以后,短时间内报告的数目出现了快速攀升。但这并不是说疾病变严重了,只是统计方法和国际接轨了,不能说明和之前的预测有什么太大区别。
○ 普通口罩能否预防感染?
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合格的口罩都可以满足个人防护的要求。
对于社会上出现“可以防甲型H1N1流感的口罩”一事,毛群安指出,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合格的口罩都可满足个人防护要求。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和甲型H1N1流感病人接触,或者长时间在一个比较密闭或人多的场所,戴口罩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毛群安表示,我们积极鼓励企业生产有效防护的用品。但是也提醒公众,正确鉴别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宣传信息,避免上当。 (综合新华社电)
■我们该如何认识甲流
东方早报 沈若愚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宣布本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至6级(最高级),“世界现在处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开端”。但由于北半球温度的升高,甲流大流行并没有接踵而至,国人再一次在媒体上看到铺天盖地的甲流报道已是9月份了。
消息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很多消息看似矛盾的情况下,不少人可能感到无所适从。我认真地读了卫生部网站上的连续几篇甲流媒体通气会的文字实录以及相关权威文件,有必要做些解释,希望能说清一点问题。
一是我国现在的甲流病人究竟有多少?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不知道。你可能会奇怪,卫生部不是定期发布数字吗?比如,截至11月9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报告5947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662例。事实上,卫生部门提供的这个数字是确诊的病例,基本流程是这样的:卫生部有一个依托全国多家医院的流感样疾病的监测系统,目前有500多家医院是这个监测系统的哨点,哨点的儿科和内科报告两个数字,一个是流感样疾病,一周内就诊了多少,同时总的就诊人数是多少,然后卫生部门计算流感样病例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变化是反映流感流行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卫生部门还对其中一部分患流感样疾病的病人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到实验室做病毒检测。实验室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才是确诊病例。卫生部门并没有对所有的患流感样疾病都进行病毒检测,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的病人等检验结果出来,病都已经好了,二是实验室也不具备这么大的检测能力。
二是甲流怎么会致死?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是截至11月9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42例,已治愈53例,死亡30例。因为我们很少听说得感冒死了的事情,所以在心理上冲击比较大。事实上,过去我国的流感致死率一直极低的原因是统计方法不同,在死因统计里,WHO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指最原始的疾病导致另一个疾病发生,造成死亡。之所以美国季节性流感平时得死好几万人,而我国很少听说得感冒死的,原因就是美国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而我国过去统计的是直接死亡原因。比如有的病人得了甲流,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按照WHO的算法,就是因流感致死,而我国原来的计算方法是因心脏病致死。但是这次甲流的致死率统计就是按照WHO方法计算的,如果按照原来的口径,可能甲流致死率为零。
三是口罩到底应不应该戴?回答应该是健康人能不戴就不戴,得感冒了就必须戴。原因很简单,甲流(也包括其他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那些有感冒发烧咳嗽症状的人需要戴口罩,他们戴口罩是减少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几率,其他人没有必要戴,除非是需与甲流患者接触,或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
四是疫苗该不该打,谁应该先打?回答应该是该打,但是不强求,先打后打要视情况而定。我国甲流疫苗的接种坚持的是“知情、自愿、免费”原则,想打就打,但是对于重点人群应该是希望大家打。所谓重点人群一是保证公共服务系统的运转,也就是公务人员,水、电、煤、气、交通,包括医务人员;二是中小学生,因为孩子们在学校环境里接触时间长,接触距离近,频次高。关于谁应该先打的原则,各地各人的观点也是不同的。卫生部的专家很推荐上海的做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梁晓峰主任去上海调研甲流疫苗的接种情况,听上海市领导表态:如果接种的群众多了,干部和医生就往后靠,让给群众、让给最需要的人来接种,如果当地没有人来接种,领导和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五是为什么不少消息看似矛盾?这个原因很复杂。首先是情况在不断发展,比如我们非常信任的钟南山院士在几个月前,就公开表示不十分支持大规模地接种甲流疫苗,但是最近又表示支持接种。钟院士不是墙头草,改变主意的原因是经过大规模的接种实验和实践,证明甲流疫苗是安全的。其次是有些观点还需要验证。比如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对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暴发会不会起到屏障作用,各方专家还在争议。最后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一致,有关方面(比如国家和地方,各地之间)公布的消息也可能有些不太一致,这有时的确会令人困惑,我们需要更权威的声音,及时正视听。如果情况目前还不能确定,就承认,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严防甲流也要严防假信息流
在目前的形势下,防控甲流是迫切的任务。不过,在此过程中,老百姓需要慎重对待那些声称对甲流有防控效果的商品和信息。这不是缺乏信任感的表现,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
已经有了一些例子。比如,9日,一则防甲流口罩在天津研制成功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消息称这款口罩目前已经过国家流感中心检测。但是国家流感中心表示他们没有检测过防甲流口罩。卫生部9日表示,目前市场上宣传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功能对防甲流并无特别显著功效。专家指出,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合格的医用口罩即可满足个人防护需求。
口罩能防止细菌通过飞沫传播,原理很清楚,大家其实也早有经验。如今有商家借着防控甲流之名,行抬高商品价格、牟取暴利之实,就是在发国难财。好在有关部门迅速澄清了事实,让老百姓及时认清真相,免得上当花冤枉钱。
另外,有关部门对许多商品的宣传也该严格把关。比如消毒产品,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凭空给原来的商品扣上一个能防甲流的帽子,没准就能大卖特卖,赚个盆满钵满。而购买者很可能由于轻信,放松了对甲流的防控,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另外,各种以讹传讹的偏方,也在大量传播。光笔者听到的就不下七八种。目前已经有专家公开指出,某些中药并不适用于儿童等特定人群,擅自食用,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官方能够公布权威的中药配方,再有具体的服用说明,大家也就不会再偏听偏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指导。
其实,甲流并不可怕,方法得当完全可防可控可治。可怕的是大家对它不甚了解,更可怕的是有人利用这种无知趁火打劫。因此,官方在严控甲流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地、严格地控制假信息流的出现和传播,这种防控,也许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心理疫苗”,对于疫病的防治,是一种最最有效的辅助方式。
(北京晚报 侯江)
相关链接
■预防甲流:一些必要的提醒
◆ 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如感不适,应留在家中,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勤洗手,每次都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打喷嚏后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朋友,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打甲流疫苗
◎中国已经率先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可以免费注射。
◎五类人群优先接种甲流疫苗
中小学生及教职工;一线医疗、公共卫生人员;铁路、民航、交通等公共服务者;重要公共机构公务员;60岁以上老人。
◎普通人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
7个国家宣称全民接种疫苗,但中国只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接种,非重点人群不接种疫苗,但要做好日常防护。
◎三类人不可以接种甲流疫苗
3岁以下儿童;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对普通流感疫苗过敏,有鸡蛋过敏史、疫苗过敏史等。
◆北京发布甲流预防处方 孕妇老人儿童用药有别
11月7日上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向社会公布了成人、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针对不同人群的流感预防方案,彼此用药有区别。
◎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或将饮片加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连续饮用。
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
◎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适用人群: 适用于老人及体虚、易于外感的人群。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 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适用人群:孕妇。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 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
◎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适用人群:儿童。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 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特别提示
注意事项:以上处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重庆商报)
◆预防甲型H1N1流感,你要做的九件事
○洗手是要务。洗手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以酒精为底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效果也非常好。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遮掩。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发烧时尽早求医。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若出现流感症状,切勿上班或上学。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发烧还应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
○注意为居住环境消毒。病菌可以散落到身边各处,例如我们不大留意的话筒、键盘,成为病菌的藏身之所,勤做家居卫生才能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避免接触患呼吸道疾病病人。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人,以防被传染。
○不吃没有煮熟的猪肉。和禽流感病毒一样,甲型H1N1流感等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差,一般在高温后即可杀灭。
○避免去拥挤的人群。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在公共场合要求人与人之间最少保持1.8米距离等举措,是抑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方法。
◆甲型H1N1流感※SARS※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传播途径: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症状: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潜伏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死亡率: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易感染人群: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防治疫苗:研发成功并使用。
●SARS
传播途径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基本证实,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近距离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造成传播。
症状:发高烧高于38℃(100.4℉)和一个或是更多个下列的呼吸症状:咳嗽、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低氧症、 肺炎。
潜伏期:2至7天不等,最常见者为3-5天,谨慎起见,潜伏期观察可延长至14天。
死亡率:各年龄层不同,致死率自0-50%不等,整体而言则在14-15%;24岁和以下人群死亡率小于1%,25到44岁死亡率为6%,45到64岁死亡率15%,65岁以上的死亡率则超过 50%。
易感染人群:不分年龄、性别,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发病概率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病毒或暴露的机会多少。高危人群是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病人的家属和到过疫区的人。
防治疫苗:目前尚无成熟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禽流感
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症状: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潜伏期: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死亡率: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
易感染人群: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